【尋找政義專訪】透過討論 用政治角度實踐社會改變

每週,不只是聽見聲音,更是一次對社會的深度凝視。崔某、崔鳴與崔丟將帶領你穿梭於議題之間,一起透過聲音,尋找屬於這個世代的正義。

 

(撰文:吳佩樺、趙定宇、張慧珊)

▲《尋找政義》節目Logo

 

不僅是節目 更是對社會的探索

 《尋找政義》,如同節目名稱,旨在挖掘並深入討論社會中大大小小的議題。舉凡政治、司法,或是涉及公民權利與社會結構的議題,主持人將透過一系列深度訪談,為聽眾呈現出更加多元的觀點。

  《尋找政義》由三位主持人共同負責,他們絕佳的默契與專業分工,使節目不僅富有思辨性,也能夠在不同立場間找到平衡。崔某負責主持、崔嗚負責剪輯、崔丟則負責聯絡來賓,大家各司其職,讓節目內容更加完整。主持人崔某表示,他們的初衷並不是追求流量,而是能利用輔大之聲的平台,將現今社會議題的不同觀點傳播出去,觸及更多聽眾。正是這樣的理念,讓節目不只限於表面上的討論,而是直搗議題的核心、探討多元觀點。

▲1132年度《尋找政義 》主持人-崔鳴、崔丟、崔某(由左至右)

如何處理時間與內容的張力?挑戰與突破是關鍵!

 製作節目的過程中,節目團隊也面臨不少挑戰。令主持人崔某感到最艱難的部分之一,是來賓邀約與時間安排。由於許多來賓多為政治人物或專業領域的學者,他們的時間安排往往極為緊湊,需要主持人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協調與聯繫。

1131學年度《尋找政義》EP05來賓-王鴻薇

 此外,節目的錄製與剪輯也面臨巨大的時間壓力。主持人崔嗚分享,在忙碌時期,有時甚至需要在短短一週內完成兩集節目的剪輯工作;即使身處高壓的環境中,面對龐大的工作量,也能保持清晰的邏輯與專業素養。

 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主持人崔某表示,這些困難不僅讓他們的節目更加成熟,也幫助他們在製作過程中摸索出更多創作靈感與剪輯技巧。例如,礙於節目時長,他們常需要將一段長達一小時的訪談濃縮成能有效傳達核心主題的精華,這樣的技巧與經驗讓主持人更能掌握節目的節奏與內容。

▲1131年度《尋找政義 》主持人-崔某、崔丟(由左至右)

 

對於節目的期許與未來展望

 經過主持人們的辛勤耕耘,《尋找政義》不僅擁有穩定的聽眾群,也在社群媒體上獲得廣泛的關注。主持人崔某分享,節目助理崔摟、崔某摟堅持定期更新社群平台,為的就是將每一集不同的內容與觀點推向更多的受眾。某些熱門議題引發討論,例如核能便引發大眾關注與討論,這也為節目帶來更多的聽眾與支持者。

 主持人崔某表示,未來節目的目標除了維持現有的形式與風格外,也希望能深入挖掘更多社會議題,並將其轉化為與聽眾討論的平台。他們計劃邀請更多不同背景的來賓,將節目的視野擴展至更多元的領域,讓聽眾不僅能夠從政治角度理解正義,也能從社會、文化、經濟等各個面向來探索。

崔某、崔丟、崔鳴與節目助理崔摟、崔某摟合影。(由左至右)

 

#尋找政義 #政治議題 #社會議題 #findingjustice_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