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藝—德國當代文本 劇場與社會的對話

 

 

 輔仁大學德語語文學系三月十三號在外語學院舉辦「德國當代文本在台灣—德國劇場實務製作」講座,邀請劇場導演陳品蓉,分享德國劇場文本的發展脈絡以及當代劇場如何透過文本探討社會與政治議題。

 

(輔大之聲記者 張以臻 採訪報導)

 

 輔仁大學德語語文學系三月十三號在外語學院舉辦「德國當代文本在台灣—德國劇場實務製作」講座,邀請劇場導演陳品蓉,分享德國戲劇從十九世紀至今的發展脈絡,並探討當代德國劇場如何透過文本反映社會議題與政治思維。

 

 主辦方德語語文學系吳宜盈老師表示,近年來學生對於系上戲劇公演的參與度逐漸降低,因此希望透過這場講座,喚起大家對戲劇的興趣。他說(聲:我是希望大家能透過德國文本在台灣興盛的程度,我們能夠真正來一起讀德國文本。)同時,他也期許學生能夠透過演出德國文本,體會其中蘊含的文化與歷史背景,在戲劇課堂中親自詮釋這些劇作,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德國戲劇文本的價值與發展。

 

 德語語文學系一年級的姚采宜表示,講座中最印象深刻的部分是講師提到劇作家布萊希特的劇場理念,他說(聲:我很喜歡老師分享的荒謬主義跟布萊希特曾說的那個,走出劇場後,會希望觀眾想要改變世界,然後有自己的立場。)本次講座讓學生了解到戲劇不僅是藝術表現,更是一種思想交流與社會對話的方式。期待未來學校能夠持續辦理更多相關活動,進一步探索戲劇如何影響世界及改變社會。

 

(輔大之聲記者 張以臻 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