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生命故事 印尼籍心理師談心路歷程

記者 何姸穎、溫婕妤/採訪報導

 

演講主題「談在臺印尼籍心理師的生命故事」。攝影/何姸穎

 

  輔仁大學僑生及陸生輔導組舉辦多元文化講座,邀請現任職於逢甲大學的諮商心理師—黃愉凱心理師,為大家分享她的生命故事及心路歷程。

  黃愉凱心理師從小在印尼長大,在她18歲時,選擇隻身飛來臺灣讀大學,就讀南華大學的生死系社工組,畢業後繼續在國立師範大學讀研究所,而後考取諮商心理師證照,近期也拿到臺灣的永久居留證及工作證。

 

 

關於印尼

黃心理師介紹印尼的島嶼。攝影/溫婕妤

 

  講座中,黃心理師首先向現場聽者介紹印尼島嶼,印度尼西亞一共有一萬七千五百零八個島,主要五個島分別是Sumatera(蘇門答臘)、Jawa(爪哇)、Kalimantan(加里曼丹)、Sulawesi(蘇拉威西)及Papua(巴布亞)。黃心理師提及,印尼的種族十分多元,有超過三百個不同的民族,主要的種族為印尼人、華人及印度人。除此之外,宗教也相當多元,近百分之九十的印尼人信奉回教,其他則多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及印度教等。雖為印尼的官方語言為印尼語,但每個印尼人也會受到家庭背景影響,每個人熟悉的語言不盡相同。

 

 

印尼文化與臺灣文化的異同之處

黃心理師講述印尼人喜歡用叉子跟湯匙的習慣。攝影/何姸穎

 

  黃心理師接著講解印尼人的文化及習慣,強調印尼在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方面與臺灣人的習慣較不同;有趣的是,雖然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並不相鄰,卻有一個共通點——印尼與臺灣皆為多元文化的國家。

  黃心理師提及,印尼人喜歡吃辣,即使是很熱的天氣,仍然「無辣不歡」,他們認為吃辣比較不容易中暑,能夠將身體中的汗水排出。而印尼人在用餐時較常使用叉子或湯匙,與臺灣使用筷子的習慣不同,且他們在吃傳統美食「巴東飯」的時候,幾乎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

  說到印尼人的穿著,短褲及夾腳拖是印尼人的日常標配,他們經常以這樣的穿搭與朋友見面,相比之下,臺灣人在與朋友見面時,通常會留下合影,因此會精心打扮。

  「住」的部分,印尼人大多是三代同堂住在一起,與臺灣人長大後會離開家鄉的「獨立」性格比較不同。在印尼,若要離開原本的家庭去住宿舍、去住外地,家人通常較不容易同意。黃心理師也提到,印尼人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因此在她剛來到臺灣時,對於垃圾分類極為不熟悉。

  最後,黃心理師提到印尼「行」的特色,她講述印尼人常有遲到的習慣,他們的時間觀念稱作「Jam Karet」。黃心理師解釋,「Jam Karet」在印尼語的意思是「橡皮時間」,說明印尼人的時間像「橡皮」一樣具有延展性。

  除此之外,黃心理師也為現場聽講者們介紹台灣與印尼的相同之處——兩者都是多元文化國家。臺灣的人口組成也非常多元,例如:原住民、客家人等,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與移工來臺。印尼的種族也十分多元,黃心理師表示,從小因為家庭因素,在家中需要學著講中文以及福建話,而在學校則是要學習印尼語,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更要學習英文。藉由如此多種語言的學習,可見印尼文化的多元性與豐富性。

 

 

從文化衝突走向文化融合的過程

黃心理師講述文化衝突至文化融合的過程。攝影/溫婕妤

 

  「在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中,身為一個外籍人士是否會遇到困難呢?」黃心理師的答案是肯定的,身為印尼籍的她,在臺灣求學的過程中,從「文化衝突」到「文化融合」,走了很長一段路。

  黃心理師在18歲時,選擇離開家裡,隻身來到臺灣唸書。她表示,雖然這個決定看似堅定,但她在出發前也百感交集,有興奮、害怕,也有想要完成夢想的期許。

  來到臺灣之後,她在就讀大學的期間,曾因為語言上的隔閡,無法與朋友交心。即使她會說中文,卻仍對於臺灣的一些文化和用語不太瞭解,使她無法順暢地跟同儕聊天、出遊,進而演變成她在人際相處上的困難,常常會感到被同學孤立或排擠,也讓她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的衝突。她強調,在臺灣感受到的文化衝擊,不僅是因為大學的人際關係,其實在她畢業後尋找工作的這段期間,也曾因為工作需要證照的關係而頻頻受阻,到後來定居、租房子的生活起居等事宜,也曾因為自己是外籍人士的身分而遇到困難。

 

 

由「涵化理論」談適應文化的過程

黃心理師透過「涵化理論」解釋適應文化的過程。攝影/溫婕妤

 

  黃心理師接著講述人們接觸新文化時會經歷的過程,以「涵化理論」進行說明,分別有隔離、同化、邊緣化及融合四個階段。起初,黃心理師到臺灣讀大學時,覺得與臺灣的同儕有著隔閡的感覺。而隨著在臺灣的時間越來越長,她漸漸被臺灣的習慣「同化」,有時反而會忘記原本印尼的文化,但並未完全融合在臺灣的文化中。而後,黃心理師經歷了最難熬的「邊緣化」過程,雖然身在臺灣,卻對臺灣跟印尼都沒有歸屬感。黃心理師提到,當她學著融入臺灣之時,反倒漸漸跟印尼的朋友有些疏離,讓她的自我定位及自我認同變得模糊,當時的她感到十分挫折。從隔離、同化、邊緣化走向文化融合,花了八年到十年的時間,很漫長,也很辛苦。

 

 

從自我懷疑,走向自我認同

講座後,黃心理師與輔大之聲記者合影。攝影/輔仁大學僑生及陸生輔導組

 

  「至於要如何融合呢?」黃心理師表示,這是一段很困難的過程,在文化衝突的過程中,經常有自我懷疑的想法,幸好後來遇到了願意傾聽、願意理解自己的學長姐,才慢慢被他人接納。而透過他人的肯定、包容,黃心理師漸漸學會自我接納,進而走向文化融合。

  黃心理師認為「自我認同」很重要,將會影響自己在文化上的融合及適應。黃心理師說明自己的自我認同為:她是印尼人,職業是一位諮商心理師,同時是信仰佛教的華人。她提到,若她不是佛教徒,如今在適應臺灣文化時,或許會較為困難。每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排列組合都不一樣,人人都「the same but different」,因此找出自我認同、自我定位,便能夠幫助人們更瞭解自己,進而達到文化融合。

 

 

如何看待衝突所帶來的差異,才是最關鍵的

黃心理師與現場所有聽講者合影。攝影/輔仁大學僑生及陸生輔導組

 

  黃心理師坦言:「我們會遇到很多的衝突,而衝突來自於差異,但差異並不是問題,重點是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差異,才是最關鍵的事情。」最後,黃心理師引用了黃錦敦先生所說的一句話:「世界的精彩是因為我們有所不同而來,創造多元並存的重要基礎,這樣的觀點可以讓各種聲音得以保存,可以長出珍惜的眼光,欣賞和我們不同的人。」並將這句話送給全場的聽講者們,現場氛圍十分溫馨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