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魔法 教你如何製作引人入勝的視覺內容
記者 張芷瑜、柯予涵/採訪報導
演講主題「影片魔法:如何製作引人入勝的視覺內容」。攝影/柯予涵
輔仁大學線上英語自學中心為了讓對影片有興趣的學生們了解製作影片所需具備的內容,邀請到全人教育課程中心的楊佩玲老師,以及社企學程的劉婷萱學姊進行經驗分享。其中,劉婷萱以用自身的經驗,在講座中分享了許多影片的構成要素、如何製作一部好影片的方法等。除了經驗和知識之外,劉婷萱更以廣告案例、音樂等影音內容與現場同學們互動。藉由這些小活動,讓學生們迅速吸收講座內容。
在正式進入講座前,劉婷萱安排了一個互動環節,請臺下的學生們一同打開手機,看看自己的螢幕使用時間,並詢問學生們使用時間最長的類別是什麼。透過互動與學生們拉近距離,隨後帶出講座的主題──影片中的魔法。
「斜槓人生」──創造豐富的經驗
主講人劉婷萱分享自身經歷。攝影/柯予涵
劉婷萱擁有三個品牌、分別為社會企業、行銷公司以及非營利組織。而劉婷萱現在於一個非營利組織中當課輔老師,同時也於前幾年創立了「啪一聲數位行銷公司」及婦女品牌「多加思所」,希望為社會上的中高齡婦女、偏鄉弱勢家庭兒童付出。雖然劉婷萱現在的工作與影片創作並沒有直接的連結,但是在以往的經驗中,她在影片製作裡通常是擔任企劃工作的角色,負責進行創意的發想以及產出影片的主軸內容。
因為以往豐富的斜槓經歷,劉婷萱對於影片的概念、所需具備的要素都有獨到的見解。透過影片、廣告案例的分享,帶領學生們看見創作者背後想傳達的訊息,引導學生們思考在影片中「看到什麼」、「學到什麼」、「會不會想要做些什麼」,以及究竟在這些三到五分鐘的短片中,觀看者希望得到哪一些訊息,或是創作者希望能夠傳達什麼樣的理念。
「構成影片三要素」──內容、畫面、聲音
參與講座之學生合影。攝影/張芷瑜
劉婷萱緊接著介紹製作一部吸引人的影片所需具備的要素,她認為影片的構成絕對不能缺少的就是內容、畫面、聲音三個元素。製作影片首要的步驟需發想影片的企劃及創意,發想完成後接著思考要以什麼樣的畫面呈現,最後再以聲音作為加乘收尾,為影片增添繽紛色彩。而上述三個要素都會影響觀看者有無接收到訊息,皆是一部完整影片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劉婷萱同時利用行銷黃金圈──「Why, What , How」作為剖析影片內容的思考方式,上述三者分別代表「拍攝影片的目的、動機與靈感」、「想傳遞的訊息」、「呈現的方式」。她也透過麥當勞、宜家家居及無印良品等品牌廣告為例,應用上述影片三要素加以分析,使同學們能迅速了解。
「如果別人看完你的影片後會想付出什麼行動,或是你的影片喚起那些人去做點什麼的話,即使你並不知道他們想到的是什麼,這也代表你成功了。」劉婷萱認為每一部成功的影片中,必定會包含這三要素,才能讓影片引起觀看者興趣、觸發情緒共鳴,最後付出實際行動。
「實際操作」──拍攝的注意事項
主講人劉婷萱為聽講者介紹呈現方法。攝影/柯予涵
劉婷萱完成影片三要素的講解後,接著介紹關於拍攝時的注意事項,詳細地解說影片的拍攝步驟:首先是主題擬定,此為影片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劉婷萱強調,許多人在拍攝時會本末倒置,先拍攝完,再思考這則影片想傳遞的訊息,但這樣的邏輯有誤,拍攝影片最重要的是要先知道自己要傳達什麼樣的故事。待主題擬定的流程結束後接即可以進入創意發想階段了,她表示透過創意,再產出腳本 ; 先有台詞,才有畫面。
接著進入拍攝,劉婷萱特別強調了三個要點:主題清晰、邏輯通順、畫面乾淨。這三項要素缺一不可,完整了這些要素才能讓影片看起來舒服並能夠更清楚傳遞影片背後的故事。完成了上述所有的步驟後最後再進行剪輯以及定稿交件的流程。
劉婷萱表示,拍攝影片時一定要注意收音、畫面穩定以及光線,透過三者的調整與變化,能夠給予觀看者不同的感受。舉例來說,搜尋「極簡主義」時,會出現許多不一樣的風格、顏色,更有不同的畫面呈現,能發現搜尋同個關鍵字顯示的結果不盡相同。若是對色彩與畫面的連結沒有想法的話,不妨從生活中尋找色彩、從穿搭中探索靈感,自然而然就能更加擅長掌控要素的調配比例以及平衡。
「玩遊戲」──將演講內容具象化
主講人劉婷萱與參與講座的學生們進行互動體驗。攝影/柯予涵
劉婷萱以遊戲與聽講者們進行互動,透過實際應用使學生對抽象的概念達到真正的融會貫通。為了訓練現場所有人的邏輯思考能力,劉婷萱邀請學生注視圖片三十秒的時間,爾後用三句話跟臺下的學生分享所見,希望藉以訓練在短時間內能快速組織並表達想傳遞給他人的訊息,也能檢測表達能力是否邏輯通順、表達正確。
除了以圖片訓練組織表達能力,劉婷萱也帶領所有聽講者進行以聲音為主的互動體驗。先播放一小段音樂,並鼓勵臺下學生指出與此音樂的情境最適配圖 片。透過此互動使參與者了解抽象的聲音存在著具體的畫面感,若是想透過影片傳遞訊息時,可以透過聲音、音效、音樂的加成,讓觀看者更有效地在腦海中勾勒出畫面。
今年暑假劉婷萱在尼泊爾由台灣人成立的機構擔任志工,主要協助對象為偏鄉小學的小朋友。她與聽講者分享了兩支紀錄影片,其中一支是無聲的影片,而另一支則搭配了同行志工伙伴寫的歌。透過兩種不同的聲音表達方式,帶領觀看者進入不同情緒,產生不同想法與共鳴。
劉婷萱表示,豐富的內容遠比高技術的剪輯來得更重要。傳遞每個訊息時都盡量以最貼近自身的真實故事去描述,像是生命中的難題,更能讓觀看者產生更多共鳴,把事件變成故事。她認為,一個好的說書人,應該盡力讓自己的故事裡充滿真實的元素。其實影片中並沒有什麼魔法,想要製作引人入勝的視覺內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傳遞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