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專-風光閉幕後 運動員如何面對台灣體育現實處境

      身處台灣的體育環境,運動員在練習上所得到的資源贊助、政府未來的工作安排,與成功背後得到的榮耀是不成正比。2017世大運結束後,獲得勝利殊榮的運動員,贏得獎牌之後,仍有需要面對的難題。

(輔大之聲記者  林芳志  採訪報導)

 

  2017年世大運,聚光燈照在運動員身上,站在自己的家鄉,大聲唱著國歌,眼角泛紅,手裡拿著象徵努力的獎牌。然而,對於台灣大多數的運動員,獲得得獎殊榮後,仍有許多難題。

  知名舉重好手郭婞淳表示,對於國家資源的給予,選手的教育也要提高,選手們自己必須知道資源的重要性。她說明,有時候困難的環境反而會促進選手想努力和感恩的心,但倘若有更好的資源投入體壇,相信能有更好發展。同時郭婞淳也提到,政府在偏鄉的體育經費上應該要多給予關注,雖然現在不少經濟資源較為弱勢的偏鄉學校已受到幫助,但除了經費不足外,人力資源及人才培育也還有發展空間。

  輔仁大學足球校隊隊員陳慶烜也提到,運動員從小都是由術科當作專長,可能到了大學甚至研究所才翻開書本,而政府在政策規劃上對運動員會也實在是沒有什麼保障。但是,他也認為不能把這樣的結果完全怪罪政府,他說:(聲:運動員本身也要付一半責任,畢竟自己也沒有去充實其他領域的知識。)

 

  然而,體壇中也有成功轉型的例子。在今年九合一大選參選新北市議員的唐聖捷,從游泳國手的身分轉戰政壇,打著以游泳的「泳」做諧音的競選標題「泳」敢,希望讓在台灣的體育後輩及選手們,不要重演自己曾因藥物檢查烏龍所導致的悲劇,遏止體育協會對選手們的不公不義,期待透過體育人的角度去研擬適當的政策,將實質的資源運用在選手身上,朝向更完整的體育改革制度上前進。

 

  唐聖捷表示:這個社會需要年輕人多做一點事情。不管是在什麼位置,只要進一點點自己的心力,這個社會就會有一點點改變的累積。(聲:改變是從渺小的地方開始累積的,我也始終相信還是有人為了更好的台灣在做一些努力。)

 

  同行參加運動員訪談,物理系二年級的林建成表示:起初都認為運動員對於過家的抗議市不愛國的表現,殊不知背後有這些不為人知的辛苦。他說(聲:我覺得我們不能只就單一新聞而被媒體的報導影響,而要更全面的去關注我們支持的運動員。)

  台灣的體育環境所面臨的問題,不僅需要政府積極改革,也需要運動員自己覺醒,努力為自己的權益抗爭。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全體國民對於國內各項大大小小體育項目長時間的支持與重視,而不是在短期的國際賽,隨著眾人吆喝,做一個一日球迷。

         (輔大之聲記者  林芳志  採訪報導)

 

詳細音檔連結>>>https://picosong.com/wja2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