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專題-從綠島人民看見「白色記憶」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林桶法在三月二十七號邀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陳進金,進行「白色記憶」講座,藉著陳進金研究計畫的分享,讓大家對口述歷史與白色恐怖有不同角度的認識。
(輔大之聲記者 黃惠群 採訪報導)
1951年5月17號,上千名「政治犯」移監到「綠島新生訓導處」,當時綠島人稱呼政治犯為「新生」。
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陳進金認為,從政府成立戒嚴時期不當審判補償基金會開始,到2001年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成立,兩者長期為二二八事件到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做口訪紀錄。
(聲:那如果要想讓那一段的歷史更完整、更立體的話,是不是從綠島居民怎麼來看待。) 從1951年第一批政治犯移送綠島,到1965年轉送泰源監獄,這十五年期間,有綠島政治犯相關史料、口述歷史留存。陳進金希望藉著「綠島人民對新生印象」的新角度,讓大眾對白色恐怖有新的認識。
移監到綠島的新生活動是比較自由的,開放式的營區讓新生與綠島人民互動十分親近頻繁,雙方融入彼此的生活。陳進金提到(聲:在綠島老一輩的人,感覺早期的所謂政治犯一點都不像犯人,他們會有一句話說他們是家人。)新生對綠島影響層面廣泛。
有些人幫當地學童補習或課業輔導(聲:甚至他們到台東念了中學了,因為當時綠島沒有中學,到台東念了中學,暑假回去又去給新生補習。) 也鼓勵家長重視「教育」,讓小孩讀書;許多政治思想犯是醫生,協助衛生醫療,提升了當地的就醫資源;大多種植花生和番薯的綠島,因為有農業專業的新生協助農業改良,開始可以種植蔬菜。
除了協助綠島的農牧發展,新生也協助環島公路的興建;新生訓導處內,常舉辦藝文展演活動,新生會利用逢年過節沿街表演,並舉辦康樂活動,是綠島人民心靈感受的不同體驗。
聽完講座後,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二年級的劉承諺說(聲: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莫過於阿金老師他提到一些口述歷史的方法,不能只是一個問題一個回答。)陳進金表示(聲:即使不是政治犯,就任何一個受訪者他有一些主觀價值判斷的部分,我覺得我們尊重他,千萬不要變成政策辯論。)陳進金希望藉著分享研究計畫形成的過程,讓白色恐怖的這段歷史更加完整,也希望參與者對白色恐怖有所關注,普及人權教育的種子。
(輔大之聲記者 黃惠群 採訪報導)
詳細音檔連結>>http://picosong.com/weEJ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