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閱讀時代 什麼是有價值的閱讀

記者 許芷庭、簡士棋/採訪報導

 

趙政岷先生為大家講解什麼是有價值的閱讀。 (攝影/許芷庭)

 

  為提升學生的跨領域競爭力,財經法律學系邀請到中國時報董事長,同時也是輔仁大學廣告傳播學系行銷個案研究講師的趙政岷先生,向大家分享閱讀習慣的趨勢,以及甚麼是有價值的閱讀。

       「台灣一年可以出版三萬多本書,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台灣人口有約兩千三百萬人,若拿出版量除以人口數的話,台灣位居世界第二。」主講人趙政岷表示,在這紙本書籍逐漸被拋棄的時代,人均出版量仍能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國,雖然出版量有在下降不過下降幅度有限。

       反觀銷售量就不太樂觀了,可謂跌得一塌糊塗,趙政岷先生表示,也曾有與公司幾名幹部、同事一同討論要如何向消費者推廣書籍,企業文化與公司分工能做甚麼改變,甚至是如果不賣書的話又要如何轉型等等,可見這樣的情況對於出版業業者的打擊不小,對未來發展也有一定程度的擔憂。

 

 

手機的出現是喜是憂?

數位時代的來臨,造成閱讀習慣的改變。 (攝影/簡士棋)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話是當年NOKIA品牌的廣告標語,在現今科技高速發展,手機、平板的屏幕裝置騰空出世,帶來了便利與娛樂,但這樣的發展會對出版業及閱讀有甚麼影響呢?趙政岷先生表示,智慧手機的高使用率使得閱讀碎片化,社群媒體及電子訊息的刺激,讓人們逐漸放下書籍,選擇面對發著藍光的機器。

       主講人趙政岷先生告訴大家,其實手機也可以是全新的閱讀方式,無論是電子書、有聲書,現在也有許多人透過手機觀看網路小說等等,也都是閱讀的不同方式。不過,趙政岷最後也說明,手機的快速訊息更新,人們對於事物的專注度與耐心也逐漸下降,看的書籍從長篇變為只能接受短篇,就像是觀看影片,許多二三十分鐘的影片,大多數其實比二、三十秒的影片不受歡迎,這也是我們所謂的「短影音」現今漸漸變成主流的原因,這樣的閱讀型態變化,導致普羅大眾的觀看耐受度降低,喜好及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

 

 

2021誠品書店年度暢銷

誠品書店2021年的十大暢銷榜公佈。 (攝影/簡士棋)

 

     在這次的誠品書店年度暢銷當中,成功奪得第一的是《致富心態》,這是一本在說明如果你有想要致富、發財的想法,你要先做一些相關的心理建設,趙政岷先生表示這本書賣了將近十萬本。而位居第二的是《灰階思考》,這是由知名podcast節目「股癌」的製作人謝孟恭先生,首度分享他自己的灰階思考能力,以幫助讀者建立投資的概念,成為理財專家。最後榮獲第三的是《好好生活,慢慢相遇》,是一本比較偏向心理勵志的書籍。

     在這飽受疫情侵襲的一年,許多民眾嘗試在困境當中尋找出路,在泥沼之中探索可能,於是提升理財能力與追求心靈上的富足就成了廣大讀者的普遍渴望。由2021年度暢銷榜前三名可以得知,「財富自足」與「心靈富足」顯然是大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標。

 

 

博客來年度閱讀報告分析

       身為網路書店的一大品牌,主講人趙政岷先生更針對博客來的閱讀報告進行解析,也讓大家知道值得一看的好書,其中大力推薦在排行榜勇奪第一的《原子習慣》。

       《原子習慣》這本書主要在講述所有習慣的累積只需持續細微的改變,而習慣的建立也將可能帶來巨大的成就。就像是如果你每天保持二十分鐘去慢跑,你的身體健康也會發生良好改變;抑或是你每天都從零用錢多存一百元,長期累積下來也能存上一筆可觀的數字。這樣的習慣培養不只有效,也不會使當事人覺得痛苦乏味,這本書的目的就在於推廣此種有效建立長久習慣的法則,這樣的方法適用於人生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因此這本書廣受讀者喜愛,十分暢銷,也推薦還沒看過的民眾們趕緊去入手一本,學習這神奇的方法。

博客來閱讀報告分析了各類型小說的暢銷關鍵字。 (攝影/簡士棋)

 

 

深度閱讀正在被拋棄

  深度閱讀對人影響非常大,影響著人的智力發展、感知等情感,也會促使人們去主動思考,因此有系統有組織的閱讀相當重要。然而近年電子書的銷售有大幅度的成長,人們的閱讀習慣正在產生變化。數位時代的來臨,人們開始在螢幕上閱讀,而不是閱讀紙本書,大家便逐漸習慣掃讀。雖然電子書亦是書,但是這樣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大腦,人會漸漸地喪失深度閱讀的能力,進而產生一系列重要影響。

   趙政岷先生告訴大家,想要重新找回閱讀能力,第一步就是不要讓閱讀成為一種壓力,以輕鬆的方式進行,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不要急著把它看完,漸漸地就會發現有一點成就,並且享受在其中。

  閱讀電子書有許多優點,但從現有的研究中發現,數位閱讀對幼小讀者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例如破壞閱讀作為親子關係之間的橋樑,因為紙本書在深度閱讀與親子共讀上沒有辦法被取代。家長跟小孩一起閱讀繪本,收穫到的不只是繪本的內容,還有陪伴、互動;同時,數位閱讀也減少孩子動手探索參與閱讀的機會。不過被問到紙本書與電子書,哪一種有助於孩子學習時,趙政岷先生回答都很重要,儘管數位閱讀有不好的地方,但是是可以被改善的,透過一些影音效果等,甚至還可以增加體驗,但同時他也提醒大家不要放棄紙本閱讀,時不時透過閱讀慢媒體,讓自己慢下來思考。

趙政岷先生表示現況導致深度閱讀的能力正被拋棄。 (攝影/簡士棋)

 

 

閱讀在崩壞 書店在歇業

  近年來越來越多書店漸漸歇業,出版社接近有一半的書賣不到回本的銷量,因此靠暢銷書、舊書補新書的銷售額賺錢。面對挑戰,出版業的生態也正在發生轉變,趙政岷先生提到,他們出版過擁有兩百萬粉絲「木曜四超玩」的書,透過創造粉絲經濟,將作家明星化或是明星作家化,把作者帶進書中,建立閱讀的生活習慣。而書籍的華文市場比較小,台灣的書賣到台灣以外的市場最多占10%,因此多元發展是必要的,需要想辦法一元多用。近年影音平台的興起,作家吳淡如就將自己Podcast的內容精華出來,編輯成書;或是林立青所著《做工的人》一書,翻拍成《做工的人》電視劇。

面對現況,出版業對於未來的想像與對策。 (攝影/簡士棋)

 

  出版業屬於夕陽產業,對於產業的未來,依然有許多新的可能。透過行銷、打破通路的方式,不只賣書也賣作者、賣內容,可能以虛擬化、跨界合作、數位體驗等方式增加出路,甚至也可以透過成立讀書俱樂部或是發展閱讀規劃顧問等,重新定義出版市場。

  講座的最後趙政岷先生表示,閱讀對他來說是舒壓、是補腦、是工作,過程中雖然有痛苦也有挫折,但終究覺得是快樂的、是嚮往的。也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閱讀,透過閱讀,慢下來、專注,想辦法發展自己的想像力。